为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文法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于6月28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主题为“游览黄河豪景,倡导生态文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黄河湿地文明,积极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工作,倡导保护黄河生态从我做起的理念。
在指导老师吴淑霞的带领下,队伍来到了黄河三角洲——鸟类的“国际机场”风景原始旖旎的黄河三角洲是海、淡水交汇而成的湿地,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黄河三角洲湿地因此被誉为“年轻的湿地、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到这里目前已发现367种鸟类栖息于此,以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每年迁徙、越冬、繁殖的鸟类达500—600万只,基本上每个季节在自然保护区内有约100万只鸟类在此栖息。
现阶段的黄河,地辽天阔,水波粼粼,无边无际的芦苇随风摇曳,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湿地出现。经讲解员介绍,黄河治理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独到的治理方法。东营市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立法,实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治理,积极开展“1+9”规划体系编制,持续进行修改完善,采取打通湿地与黄河水系大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生台补水措施,恢复黄河与两侧湿地的水系大循环和地表径流等方法。黄河三角洲的治理方式对其他地区开展治理工作同时也有着值得借鉴的意义。
实践队了解到黄河的生态治理一直是是东营的切肤之痛。生态体系脆弱与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并存,历史欠账太多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交织,地下输油管线密布与地上排污无序相互影响,情况异常复杂,治理极其困难。现如今,虽然黄河治理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依旧存在着许多疑难杂症。例如黄河沿岸周边环境水土流失,水源匮乏、水体污染、水生态损害等等,都是黄河治理所面临的问题。黄河乃中华民族母亲河,我们深知黄河治理的重要性,实践队根据以上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努力为保护黄河生态贡献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收获满满,在学习了黄河的治理知识、讨论治理保护的措施之余欣赏了黄河的无限美景。垚垚高山,志愿先行,队员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用行动助力黄河生态健康发展“九曲黄河万里沙”,保护治理靠大家,愿通过此次志愿活动号召更多青年群体加入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治理的队伍中,共同打造“魅力黄河”。
送稿日期:7月19日 审核人:王晓黎
文章来源:http://www.yitsd.edu.cn/info/1032/15254.htm
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