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传唱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近日,文法学院“沂源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沂蒙革命老区——沂源。
高耸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雄镇于陵园最北端,雪白的大理石护栏环绕着烈士的忠骨,“千古流芳、永垂不朽”镶嵌其中,笔力雄劲,激励世人奋进。实践团队成员向安葬在此的1826名烈士献花默哀,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仰和深切怀念。陵园中何万祥烈士的雕像手握钢枪巍然屹立,雄视着大地,塑像底刻有毛泽东同志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陵园西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庄严肃穆,馆内的送良车照片、战斗荣誉勋章等一系列图像和实物展示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沂源军民协力抗战的决心和斗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沂蒙红嫂”篇章,讲解员介绍到红军战士们在一线抗战,红嫂们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们送粮食、送衣服,照顾红军战士的孩子胜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她们是坚守后方、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馆内生动展现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培养下一代爱国主义情怀,实践团队成员将亲手绘画的红色绘本《鸡毛信》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并在幼儿园讲述红色故事,宣传沂蒙精神。通过他们的生动讲解和耐心解答,红色的种子悄然扎根于小朋友的心中,它激励孩子们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沂蒙精神传人。作为新时代的希望,应铭记历史,不忘先辈,努力培养高尚品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送稿日期:7月13日 审核人:王晓黎
文章来源:http://www.yitsd.edu.cn/info/1032/15231.htm
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